在住房公平促进城市宜居的时代命题下,一场聚焦“好房子与宜居城市”的高规格会议于黄浦江畔拉开帷幕。10月26日下午,2025世界城市日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之“好房子与宜居城市”主题会议在上海世界会客厅星空厅举行。本次会议由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WGDO绿研院协办,吸引了来自联合国人居署、上海市政府、科研院所及国内外城市代表的30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住房公平与城市宜居发展的新路径。

政策引领:构建宜居城市新框架
会议以“住房公平促进城市宜居”为主线,深度契合《联合国人居署2026—2029年战略规划》,聚焦从“城镇化”向高品质“现代化人民城市”转型的关键阶段。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为人在开幕式致辞中强调,上海始终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今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上海将当好排头兵先行者,把人民依居安居放在首位。
创新成果:展示住房建设新突破
作为论坛亮点之一,“创新成果发布推介”环节集中展示了上海城市更新与住房建设领域的最新政策与科研成果。从《城市体检促进城市更新工作指引》到《完整社区建设指引》,从《绿色设计国际标准》到《好房子技术体系典型案例白皮书》,涵盖绿色设计、智能建造与低碳技术的多个维度,标志着我国在住房建设领域的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其中,新型光致变色玻璃、石墨烯绝热不燃板、天蝉好房子智能建造体系等前沿技术,不仅提升了住房的舒适性与安全性,也为全球住房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

技术赋能:打造好房子新标准
在技术层面,会议展示了多维度打造好房子的实践路径。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沈海涛分享了高校在可持续材料研发与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学校在绿色工艺、碳捕集利用、新型储能等领域取得具有国际影响力和产业应用性的成果,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学术支撑和智力支持。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分局党委书记、局长齐朋介绍了中建八局通过好标准、好设计、好建造、好服务等关键环节,推动高品质住宅从理念落地变为现实,探索建筑行业全产业链协同共建的可行路径。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沈立东则认为,要实现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转变,需要从技术融合、系统性思维、生态构建三方面协同发力,华建集团持续深耕于绿色低碳、数字智能等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以前沿技术为“好房子”建设提供支撑。
全球视野:分享宜居城市新经验
会议还邀请了国际嘉宾分享全球视野下的宜居城市经验。印度尼西亚东努沙登加拉省古邦市市长黄国吉分享了谷邦市作为一个岛屿城市如何适应弹性气候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联合国人居署亚太区域办公室主任石垣和子则阐释了住房公平对于实现宜居城市的全球意义。这些国际经验为我国构建宜居城市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圆桌对话:探索城市发展新路径
会议设置了多场圆桌论坛,围绕“未来城市与技术创新”“好房子与高品质生活”“完整社区与有机更新”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来自政府部门、国际机构、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嘉宾跨界讨论,探索全球视野下“人民城市”的中国方案。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朱为宏以绿色节能时尚为主题,介绍了新材料如何为好房子添砖加瓦;中建八局设计管理总院院长王磊通过生动的案例分享了中建八局如何用精耕细作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资深总建筑师汪孝安以“兼容并蓄的都市生态”为题,强调城市更新需留住具有城市文化特质的DNA。
产学研合作:启动可持续发展新引擎
会议最后举行了产学研合作签约仪式,标志着高校、行业与企业在推动住房与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深度合作正式启动。从3月“好房子”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扎实有力推进“好房子”建设,纳入城市更新机制加强工作统筹,“好房子”不仅着眼于城市居民居住品质的提升,更要着眼于如何让城市高质量发展与居民安居宜居和谐共生,从而实现可持续升级的宜居宜业。
本次会议汇聚了全球智慧,展示了中国在住房公平与城市宜居发展方面的创新成果与实践经验,为构建高品质的现代化人民城市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未来,随着政策不断完善、技术持续创新、合作不断深化,“好房子”与宜居城市的美好愿景将逐步变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