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规划之笔”绘就乡村新图景——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的海南实践
海南乡村建设
海南工程实践
海南乡村规划
不想多说
2025-07-08 09:43:17
关注

 ‌一、规划破题:从泥土路到产业路‌

1、唤醒“沉睡”土地‌

    乐东抱邱村:通过村庄规划修整田洋道路,水泥路替代泥泞土路,‌盘活百亩抛荒地‌,村民骑电动车运稻谷效率提升50%。

    三亚抱前村:村民苻学明将闲置民房入股民宿项目,年增收‌房租3万元+工资2.4万元‌,实现“家门口就业”。

2、重构产业空间‌

    三亚博后村:整合零散土地发展民宿集群,建成‌74家民宿、2000余间客房‌,2024年接待游客28万人次,产业营收超‌5000万元‌;

    乐东抱邱村:运用“三块地”改革政策,集中规整17亩建设用地引入泥陶产业,激活集体经济。


️ ‌二、特色赋能:一村一策激活资源‌

海南“规划之笔”绘就乡村新图景——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的海南实践

  ‌规划巧思‌:毛纳村为旅游预留建设用地指标,博后村精细化布局民宿集群用地,番响村以河道生态修复提升风貌——‌“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成为共同逻辑‌。

三、机制创新:要素保障破解瓶颈‌

  ‌土地盘活新模式‌

  三亚天涯区抱前村联合企业打造农旅项目,村民以闲置房入股分红;全省通过“三块地”改革累计入市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超5000亩‌。

  ‌规划服务下沉‌

  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优化‌200个和美乡村规划‌,推出村民“看得懂、用得起”的农房报建图集,累计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7.82万份‌。

  ‌社会资本联动‌

  企业联合村集体开发运营(如华兆农旅公司),政府提供风貌管控指南与产业准入清单,避免“千村一面”。

海南“规划之笔”绘就乡村新图景——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的海南实践

四、美美与共:乡村焕新三重跃升‌

1、生态价值转化‌

  番响村疏通河道消除地灾隐患,同步修建景观堤坝;毛纳村茶树种植面积四年增长40%,形成“茶在林中、村在景中”格局。

2、文化IP塑造‌

  青梯村融合南药与新石器文化打造研学基地,博后村借力亚龙湾客流孵化网红民宿集群。

3、治理效能提升‌

  “驻村规划师”制度普及(如施家鑫团队),协助村庄制定土地整合方案;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千万级村庄从‌0增至7个‌。

  ‌村民心声‌:“以前采茶要走山路背回家,现在游客坐在门口看我炒茶,日子比茶还香。”——五指山毛纳村茶农王菊茹

海南正以“千万工程”经验为蓝本,执规划之笔,在琼州大地上书写“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美乡村新篇章。

海南“规划之笔”绘就乡村新图景——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的海南实践

0

评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