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积金新政密集出台,近20城落地“商转公”
政策范围持续扩大:2025年以来,深圳、重庆、武汉、沈阳、佛山、潮州等近20个城市密集推出或优化“商转公”贷款政策,广州成为继深圳后第二个落地该政策的一线城市。海南省近期也发布征求意见稿,探索“带押直转”和“自筹结清”两种灵活转换模式。
降成本效应显著:通过将商业贷款转为公积金贷款(首套房5年以上利率2.85%),购房者每月按揭成本可大幅降低。例如广州明确要求原商贷需放款5年以上,且公积金贷款率低于75%方可申请纯公积金转换。
政策加速扩容:自2023年重启后,全国已有成都、重庆、太原、郑州等超30个城市实施“商转公”,北京、上海虽未开放转换,但已将公积金利率下调至历史低位。
二、多维度政策协同发力,楼市回暖基础夯实
需求端精准刺激:
武汉对“卖旧买新”提供契税补贴,二孩、三孩家庭分别补贴6万、12万元,同步推进3000套二手房“以旧换新”,带动6月新房成交同比激增57.6%。
宁波、珠海推行“带押过户”及房交会活动,杭州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精准匹配供需。
市场指标持续改善:
广东、浙江两省上半年新建商品房网签面积同比增长,二手房交易活跃,库存回归合理区间。
全国新房二手房交易总量同比增长,多省份二手房交易量首超新房,流通结构深度调整。
三、政策定调“稳中提质”,长效机制加速构建
中央强化政策协同:住建部强调各地需用好调控自主权,因城施策提升政策系统性与有效性,同时加快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地方创新化解风险:广州、深圳推动房企融资协调机制高效落地,授信额度居全国前列;北京拟将10套以上个人转租纳入监管,规范租赁市场。
政策逻辑转型:从刺激需求转向“降成本、惠民生、补短板”,公积金政策优化与城市更新、住房展销会等措施协同,推动住房回归居住属性。
当前楼市企稳态势是多维度政策“组合拳”发力的直接成果。随着“商转公”等民生导向政策持续深化,叠加高品质住房供给增加,房地产市场有望在结构调整中实现更可持续的平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