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全国约20个城市密集出台"商转公"政策,重庆、沈阳等城市率先落地后,广州于7月2日发布《广州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转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实施办法(暂行)》(征求意见稿),明确当住房公积金个贷率低于75%时启动商转公业务。此举通过显著利差降低购房者月供压力——以100万元10年期贷款为例,公积金利率2.6%较商贷3.2%月供减少276.14元,总利息节省3.31万元。
多维政策组合拳释放红利
除商转公外,各地同步推进三大关键调整:
1、额度提升:广州将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提至单人80万元、双人160万元,二孩家庭再上浮40%;
2、流程革新:北京推出"电话贷款服务直达"实现零跑腿办理;广州允许"又提又贷",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款时可同步申请贷款;
3、区域协同:深圳与珠海等5城实现公积金缴存互认、贷款额度同城化,推动"钱随人走"7。上半年全国累计出台超150条公积金优化措施,覆盖异地互认、多孩家庭支持等领域。
楼市企稳信号初现
政策组合拳正扭转市场下行趋势:
截至2025年5月底,百城新建商品住宅库存量降至4.63亿平方米,同比环比双降;
内房股集体走高,富力地产、雅居乐等单日涨幅超5%;
中指研究院预测2025年新房销售面积将稳定在9亿平方米左右,市场进入筑底修复阶段。
未来政策仍存发力空间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指出,下半年政策将进一步向需求端倾斜:限购限贷松绑、新市民购房支持、保障房建设加速将成为重点。广州同步发布的2025年度公积金缴存新规(缴存基数上限39828元,比例5%-12%)更强化了制度保障基础3。随着公积金"减负阀"持续开启,房地产止跌回稳进程有望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