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南大门”,三亚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崛起、未来产业布局,加速构建“热带特色+海洋经济+现代服务”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4年,三亚GDP首破千亿大关,标志着这座国际旅游城市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向深蓝进军:南繁种业与深海科技打造“双核引擎”
在崖州湾畔,一场关乎国家战略的产业变革正在上演。
南繁硅谷崛起:全国70%的农作物新品种诞生于三亚南繁基地。如今,2849家种企在此集聚,中种集团、隆平生物等20余家国家种业领军企业扎根,建成全球最大野生稻种质资源圃和5040亩生物育种专区。通过首创“揭榜挂帅”企科合作模式,三亚打通从种源研发到市场转化的全链条,年产值超百亿的现代种业集群初现雏形。
深海逐梦: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已汇聚1147家涉海企业,南山港升级为国际科考母港,科考航次4年增长47倍。随着我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考船“探索三号”入列,三亚在海洋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全球竞争力显著提升。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常态化运行,为海洋经济注入“硬核”动能。
科创支撑体系:
崖州湾国家实验室等87个重大科研平台加速建设
海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算力达200P(每秒20亿亿次)
1602台科研仪器共享,破解“候鸟式科研”困局
旅游4.0时代:国际消费中心激活“流量密码”
2024年,三亚过夜入境游客突破75万人次,同比增长153%,折射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强劲吸引力。
高端化升级:59国免签政策叠加29条国际航线,吸引韩国千人团、匈牙利医疗旅游团涌入。离岛免税销售额突破1200亿元,重奢品牌首发首秀常态化,“三亚购全球”品牌价值持续攀升。
年轻力引爆:周杰伦演唱会带动11亿元消费、游艇出海人次超90万、水上飞龙等极限运动走红,Z世代贡献旅游收入占比达45%。夜经济、旅拍经济、赛事经济等新业态井喷,催生“演唱会+免税”“游艇+研学”等跨界融合场景。
提质增效行动:
启动“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百名体验官暗访监督
构建“30分钟旅游投诉处理圈”,明码标价覆盖率超98%
探索“机票+免税+景点”抱团营销,客单价提升32%
传统产业“智变”:热带农业与新型工业破局突围
面对产业结构单一的历史难题,三亚以“链式思维”推动传统产业蝶变。
热带农业现代化:反季节榴莲亩产突破3000斤,燕窝果价格较传统品种溢价5倍,三亚芒果、莲雾出口28个国家和地区。红瓜子斑人工繁育、金鲳鱼深海养殖等技术突破,让“蓝色粮仓”年产值增长40%。
新型工业化提速:紫金黄金珠宝产业园年加工黄金超50吨,跻身亚太重要贵金属交易中心;崖州湾科技城北拓区新增工业用地500亩,聚焦深海装备、生物医药成果转化,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3%。
现代服务业突破:
中央商务区集聚150家基金管理机构,管理规模超800亿元
英特尔数字创新中心、方大离岸贸易总部落地
冷链物流仓储扩容至50万立方米,跨境电商交易额翻番
新质生产力“热带样板”
三亚市委书记表示,城市正以“三度一色”(温度、深度、纬度、绿色)优势为支点,实施“五个图强”战略:
1、制度创新强引擎:知识产权特区专利授权周期缩短至3个月
2、开放合作强磁场:RCEP区域科技合作项目落地23个
3、数字赋能强底座:建成全省首个“城市数字孪生平台”
4、生态优先强底色:珊瑚礁修复面积达20万平方米
5、民生为本强根基:2024年新增就业岗位3.2万个
随着崖州湾科技城“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模式深化,三亚新质生产力呈现“热带雨林式”爆发增长。这座北纬18°的滨海之城,正以“向新力”重塑发展坐标,为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提供“三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