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地方两会的陆续召开,2025年房地产领域的重点工作逐渐浮出水面。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成为各地关注的重点,而建设“好房子”、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也成为了多地的核心任务。这一系列部署不仅彰显了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高度重视,更为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发展指明了方向。
回顾过去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提出要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并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以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这一精神在各地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得到了深入贯彻和具体落实。
北京市提出,要不断优化房地产政策,持续推进房地产市场回稳向好。海南省则强调,要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以稳定市场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这些举措无疑为房地产市场的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与此同时,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也成为各地普遍关注的焦点。这一工作不仅能够带动有效投资,还能拉动住房消费,成为推动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重要抓手。上海市启动25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浙江省明确实施城中村改造6万户,这些具体目标的提出,无疑将为提升居住品质、拉动投资和提振住房消费发挥积极作用。
在推动房地产市场回稳的过程中,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成为了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多地政府工作报告将“好房子”作为关键词,明确提出要加大新开发居住区配套设施补短板力度,建设适应群众高品质生活的“好房子”,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回顾2024年,许多满足改善性住房需求的“好房子”项目取得了亮眼的销售成绩,这充分说明房地产市场结构性需求潜力巨大。因此,加强“好房子”建设,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举措,更是发掘房地产市场潜力、推动房地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已经对2025年“好房子”建设工作提出了具体目标。吉林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10个以上“好房子”示范项目建设。这一举措无疑将为“好房子”建设树立标杆,推动更多优质项目的涌现。
展望未来,推动“好房子”建设将成为2025年房地产相关工作的亮点和重要抓手。预计政府将在土地等相关领域出台更多积极政策,以支持“好房子”建设。同时,建议在绿色建筑奖补等方面给予“好房子”更多的财政支持,让更广泛的人群能够消费得起“好房子”、也愿意去消费“好房子”。
总之,以推动房地产市场回稳为目标,谋划“好房子”建设新蓝图,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加强市场监管、提升产品品质,才能推动房地产市场实现平稳健康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居住环境和生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