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推进三亚经济圈发展领导小组2024年第二次会议在美丽的三亚市隆重举行。会上,一项旨在推动三亚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宏伟规划——《三亚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获得了通过。这项规划不仅描绘了三亚经济圈未来交通运输的蓝图,更以高达3093亿元的总投资,为三亚经济圈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根据《规划》,三亚经济圈将构建“一核四射一环”的综合立体交通网发展框架格局。其中,“一核”指的是建设三亚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这将使三亚成为连接周边市县的交通核心;“四射”则是以三亚为核心,构筑往陵水、五指山、乐东县城、乐东九所四个方向的放射性综合交通通道,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一环”则是形成串联三亚、保亭、五指山、乐东的区域大环线,进一步促进区域内部的互联互通。
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规划》共计提出了52个重点交通建设项目。这些项目涵盖了航空、轨道、港口、公路以及其他一般客货运枢纽等多个领域。其中,航空项目包括凤凰机场三期等5个,将进一步提升三亚的航空运输能力;轨道项目则有6个,如海口至三亚中线快速轨道、三亚经济圈城际轨道项目等,将形成更加便捷的轨道交通网络;港口项目6个,如三亚深海科考码头工程、乐东港一期工程等,将推动三亚港口的现代化和大型化发展;公路项目多达30个,包括G98环岛高速公路大三亚段扩容工程、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项目等,将进一步完善三亚的公路网络;此外,还有5个其他一般客货运枢纽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规划》还特别强调了三亚经济圈要重点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港口。在港务局老港作业区,将建成1个10万吨邮轮泊位,并谋划提升现有凤凰岛码头作业区邮轮码头泊位等级,建设2个22.5万吨邮轮泊位,实现邮轮码头的大型化发展。同时,三亚港南山港区深海科考码头工程、货运码头二期工程、南海试验保障基地一期配套码头工程等项目也将加快推进,进一步完善港口功能。
此外,乐东港一期工程也将加快建设步伐,建设1个7万吨级散货泊位和2个2万吨级件杂货泊位,以加快完善港口货运功能。这些港口项目的建设,不仅将提升三亚港口的吞吐能力和服务水平,更将为三亚经济圈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综上所述,《三亚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2024—2035年)》的通过和实施,将为三亚经济圈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随着52个重点交通建设项目的逐步推进和完成,三亚经济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将更加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将更加一体互联。这将为三亚经济圈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和支持,推动三亚经济圈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